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里”

原標題: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瀘州市江陽區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全國文明城市成果,不斷豐富社區黨員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圖為在江陽區張壩景區開展“三下鄉”文藝活動。

  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里”,也是黨和政府聯繫服務群眾的重要橋樑和紐帶。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就要全力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滿足居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需求,促進社區和諧發展。但是,原有的社區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社區管理需求,這就需要創新社區管理服務模式,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化解社區管理難題,全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突出的問題,把社區打造成居民安居樂業的溫馨港灣。

  2017年6月,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意見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

  筆者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新型的社區管理模式。社區居委會作為社區的管理機構,其服務質量直接影響着和諧社會的構建。作為政府工作和社會事務的重心,社區居委會必須為居民提供優良的服務,從而提高居民對社區居委會的滿意程度,強化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進程中,社區居委會能否提供良好的社區服務,能否以良好的管理機制推動社區民主政治建設,能否提高居民的滿意度與促進社區的和諧,成為一項重要而又關鍵的內容。改革開放之初,諸如“單位人”轉變為“社會人”,大量农民工湧入城市等社會現象出現,這些現象本質上都關係到居民的切身利益,迫切需要新的社會組織來整合和緩解這些問題,實現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可見,社區在我國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作為社區管理和服務的主體,社區居委會能否有效發揮其服務職能則左右着社區功能的發揮,乃至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發展。通過探討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的路徑,對改善和提高社區居委會的服務質量,促進和諧社區的建設有着重要意義。

  以滿足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

  破解當前社區工作難點

  從筆者近年來的調研情況看,居委會作為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樑和紐帶之一,堅持以服務居民為宗旨,着力構建社區服務體系,團結和帶領居民群眾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積極協助街道完成了大量與居民群眾利益相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任務,有力地促進了民生的改善,推動了社區管理體制和服務體系的基本形成。但從城市社區功能的發揮、適應社會發展要求以及不斷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來看,針對以下問題,社區管理服務工作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社區黨建基礎薄弱,黨員管理有待加強

  多數社區居委會雖然都設有黨的總支或支部,配備了書記和副書記,但有的居委會整天忙於行政事務,沒有足夠精力抓黨建,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引領,社區內黨建氛圍不濃,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無從體現。有的居委會,一年到頭不開一次黨的會議,一些黨員淡化了黨員意識。尤其是一些離退休黨員,離崗后,除了逢年過節,原單位送米送面慰問外,基本上沒有正常的黨內生活,一些老黨員都有被遺忘的感覺,渴望得到組織關注,激發其餘熱生輝奉獻社區的熱情。對社區居住的流動黨員更是疏於管理,有的黨員甚至連從事何種職業居委會都不知道。筆者在調研中發現,有的地方一些流動黨員幾乎無人問津。部分社區黨員認同社區黨組織的思想淡薄,在社區建設中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自然就不突出。有的甚至多年沒交過黨費,這些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社區自治能力不足,管理職責有待釐清

  社區從法律上定性為居民自治組織,而在實際工作中,居委會只是政府序列部門的延伸和派出機構,幾乎主要精力都用來完成街道或上級部門下達的任務。出於社會管理的需要,“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居委會本來人數就不多,可上級安排的事務接連不斷,大量事務積壓到社區,導致社區調查報表多、台賬資料多、會議活動多、證明蓋章多、檢查考核多,幾乎無暇履行服務群眾的職責,難以系統持久地給居民提供支持幫助。另外,隨着城市管理工作重心逐步下移,社區承擔了更多的工作任務,但責大權小,加之缺乏履行義務所必需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權責不對稱。筆者在調研中發現,有的地方上級部門要求社區普遍安裝治安防範的高科技技術設備,又不撥付必要的設備經費。沒錢不安裝,完不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如集資安裝,又怕加重居民負擔被舉報,讓居委會左右為難。

  社區管理力量薄弱,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從整體上看,絕大多數社區工作人員年齡偏大,老齡化嚴重,且女同志居多。居委會作為單位體制的補充,只管理單位體制以外的社會人員,它擔負的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功能還相對較少,工作比較簡單,因而在居委會人員的任職資格方面,條件比較寬鬆,只要有熱情,喜歡做這項工作,有時間和精力就基本上能勝任居委會的工作。由於這些工作人員或是由行政職能部門直接分流出來,或是社會上招收的人員,他們大多都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核和考察,有的責任心不強,不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缺乏服務理念和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不能真正代表居民的意志,更不能切實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這就大大阻礙了社區建設前進的步伐,弱化了社區建設“自願、自治、民主、合作”的原則。

  社區服務功能不全,活動內涵有待豐富

  社區服務工作關係到社會穩定和居民的切身利益,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由於發展社區服務業的資金不足,社會服務業缺乏統一規劃與政策引導,社區服務的產業化發展尚不健全,社會服務信息網絡體系還沒形成等原因,社區服務業的發展遇到了相當的困難和阻力,主要體現在社區服務體制機制不健全,社區服務總體投資不足,內容比較單一,服務領域狹窄等方面,遠遠不能滿足居民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務需求。居委會的生命力在於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由於社區組織的活動多數單調乏味,引不起居民的興趣,社區成員參與度不高。居委會和居民屬於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居民普遍認為居委會是政府機構,而居委會人員整天忙於處理行政性工作任務,使得居民對其缺乏認同感,參與社區組織的活動自然不熱心。加之居委會人手不足、精力有限,很難有時間入戶了解民情收集民意,拉大了與居民群眾之間的距離,居民群眾對居委會的認知度也在降低。

  以提升管理服務水平為路徑

  創新新時代城市社區工作

  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是一項綜合工程,必須統籌規劃,配合聯動。着力在創新社區黨建、理順管理體制、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素質、強化社區功能上下功夫,從而促進社區管理服務水平的提升和居民滿意度的提高。

  改進創新社區黨建,強化思想政治引領

  社區是黨在基層工作的基礎,社區黨建工作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組織部分。要嚴格落實社區黨組織的各項職責,進一步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要按照“一個社區一個黨支部(總支、黨委)”的要求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有條件的社區也可成立樓院黨小組。二是建立社區黨建工作協調機制。按照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原則,建立由街道黨工委牽頭、轄區有關單位(如本單位幹部職工在該社區居住相對集中)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圍繞社區內的社會性、公益性、群眾性工作,相互交流情況,共同研究解決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的實際問題。三是要完善黨員管理工作,對社區內居住的黨員實行“三管”(直管、協管、託管),消除黨員管理“盲區”和“空白點”,實行無縫連接。具體來說就是對離退休黨員和下崗職工黨員實行“直管”,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特長,鼓勵他們奉獻社區,發揮餘熱;對社區在職黨員實行“協管”,協助駐社區單位對在職黨員實行雙重管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在職黨員自覺參加社區建設,自覺接受社區黨組織的監督和管理;對社區流動黨員實行“託管”,在各社區建立流動黨員管理站和流動黨員登記站,定期組織黨員參加“黨組織生活”,堅持“三會一課”制度,經常性與他們進行溝通,關心他們的學習與生活,隨時掌握他們的工作生活行蹤,避免失控出現異常情況。這樣有利於密切黨委政府與居民群眾的聯繫,擴大黨的影響力,鞏固黨在社區執政的群眾基礎。

  明確社區職責定位,引導居民參與自治

  社區居委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是社區自治工作的組織者。其主要職能應該是辦理社區的公共事務和公共事業,協助政府及其派出機關做好居民利益相關的工作。社區居委會定位不清直接影響着自治能力的提高。因此,第一,要從立法層面確定居委會的權力、義務及職能,對其進行更細緻的規定,分清社區管理中哪些事務要由政府協調處理,哪些事情完全可依靠居委會自行解決,明確政府管理和社區自治的權責。第二,政府部門應當擺正自身的角色,認清社區居委會獨立的合法地位,改直接干預為間接引導,正確看待政府與社區的合作關係。要從責權利三方面入手,實行責權利的統一,合理分擔責任,相互尊重權利,合理整合資源配置。居委會在處理與街道辦事處的關係上,主要按照《居委會組織法》,對居委會落實人事權、資金支配權和資產管理權,把街道的行政工作收回到街道,僅就法定的工作落實到居委會。在和區政府職能部門的關係上,真正體現合作協助關係,而不是行政指派任務的關係。確有需要居委會協助完成的任務,要把必要的工作經費劃撥到居委會。第三,建立社區評議街道和政府職能部門的考核監督機制,評分結果列入政府目標管理和公務員考核的重要內容。採取上下雙向的審批把關和監督考核制度,來保證政府部門依法行政,逐步解決社區居委會的行政化和自治性質回歸的問題,真正發揮居委會的群眾自治組織功能。

  加強社區隊伍建設,提高整體綜合素質

  社區在傳統的行政模式下形成的依賴性發展,致使其治理能力逐步減弱,積極性和創造性漸漸萎縮。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對社區居委會幹部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新錄用的居委會幹部要嚴格把關外,對現有居委會幹部必須加強教育培訓,提高整體素質。要按照統籌規劃、分級負責、分層培訓的原則,分期分批地對社區居委會幹部進行培訓,不斷提高社區工作者解決實際問題、化解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能力,不斷提高為居民辦好事、辦實事的能力。要鼓勵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優秀年輕幹部到社區居委會幫助工作,鼓勵高校畢業生、複員轉業軍人等社會優秀人才到社區擔任專職工作人員,鼓勵黨政機企事業單位在職或退休黨員幹部、社會知名人士以及社區專職工作者參與居委會選舉,經過民主選舉程序擔任居委會成員。要提高社區幹部待遇,逐步把社區幹部的各種保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解除社區幹部的後顧之憂,激發社區幹部為居民服務的熱情。

  完善社區管理體制,拓展功能服務平台

  要進一步理順社區管理體制,建立由黨委政府負責、社區辦和民政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社會廣泛參與的社區服務管理體制,加強對社區服務功能建設的組織協調、指導服務,解決社區服務發展中的各種問題。進一步明確社區功能與職責,推行行政事務進社區准入制度。對經批准進入社區的各項行政事務,要明確工作的權責範圍和經費標準,嚴格落實“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將用人權、工作經費權下放到社區。進一步加強社區共建機制建設,做到把滿足社區居民需求作為社區共建的主要目標,鼓勵公益單位向社區開放服務設施或資源,激發他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要以便民利民為基礎,不斷加強社區服務功能。要建設社會化服務平台,打造社區服務品牌。要設置利民便民服務崗位,組建社區服務志願者隊伍,廣泛開展便民利民服務、居民自助服務及社會公益服務。應鼓勵社區聯合社會力量發展如教育培訓、文化娛樂、養老托幼、家政服務等社區服務。要暢通社區社情民意的反映溝通渠道,及時幫助社區居民解決困難、調處矛盾、疏導情緒,積極發揮社區服務在促進社會和諧中的積極作用。

  以讓人民更滿意為宗旨

  推動社區工作高質量發展

  通過深入調研,筆者深深體會到,社區居委會工作量大、涉及面廣,與居民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與居民的幸福息息相關,因而提高社區管理服務水平就成為必然。

  筆者認為,要使居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就需要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居民的參與程度,加強居民和居委會之間的聯繫,提高居民對於居委會的認知水平和信任度,始終把社區管理服務工作置於居民的監督下,才能不斷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要採取措施提高居民參與社區管理的熱情,居民參與管理社區的活動越多,對居委會越了解,對其工作越關注,越有利於促進社區工作的開展。

  同時,改善社區環境也是提升管理服務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社區是居民的幸福家園,為居民營造優美的環境,能夠體現和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

  針對當前社區管理服務中的薄弱環節,社區居委會應堅定不移地堅持黨建引領,示範帶動,完善社區管理體制,理順各種關係,提高社區幹部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讓居民在享受社區居委會提供的優質服務的同時,認可社區居委會的服務和管理,自覺參與社區的自治管理。這樣既提高了社區居民的滿意度,又強化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同時也促進了社區的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為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責編:孫紅麗、畢磊)【其他文章推薦】

實木地板、海島型地板、耐磨地板怎麼挑? 木地板三倍價差的秘密!!

※新屋購入,尋找台中室內設計師?是否可先免費估價丈量?

※挑好磚一點都不難!馬賽克磚挑選眉角小撇步!

※想知道北部最多平價、庫存出清的家具工廠推薦在哪裡?

※分享木質地板DIY自行施工教學影片